改革开放三十年 百年老校谱新篇——山东省益都卫生学校发展侧记

发布时间:2012-02-28 浏览次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山东省益都卫生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发扬自身优良传统,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探索办学与发展新理念,不断培强做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思路日渐明晰,师生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该校先后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学校,被卫生部确定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被表彰为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骨干示范性学校,学校党委被山东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30年沧桑巨变,30年光辉历程,益都卫校,正向着腾飞之路大步迈进。

办学理念 科学超前

思想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一所学校要办成什么样,要发展壮大,首先决定于她的办学理念。什么样的办学理念产生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办学理念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前,益都卫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主要是为了培养当时中国紧缺的西医护理人员,这就决定了当时“边行医边授徒”的原始教学模式,使学校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被确立。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该校遵循“三个面向”,确立了新的办学宗旨: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需要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面向医疗卫生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专门卫生人才。

20世纪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用人制度发生根本性转变,人才的标准也不同于以往。在这种形势下,益都卫校及时调整办学思路,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确定了“办好中专保稳定,争上高职促发展”的办学定位,提出“培育学校精神,建设名牌学校”的办学目标。

益都卫校认为,职业教育是饭碗教育,就业是职业教育的灵魂。针对职业教育以“全面素质为基础,注重能力培养,注重技能训练”的特点,该校确立了“思想教育是灵魂 ,技能训练是特色,文化学习是基础”的教学指导思想,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精讲基础课,强化实验课,增加特长课,突出技能型人才培养是近年来该校教学改革的重点。

2008年益都卫校大胆提出用经营的理念来发展学校。从改革开放初期几百人的办学规模到今天在校生16000多人,从全省优秀学校到省部级重点学校,再到国家级重点学校,奋斗目标相继实现的同时,益都卫校的办学理念也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悠久的历史蕴育了学校鲜明的办学理念,改革开放赋予学校良好的发展契机,该校在正确的办学理念指引下,抓住机遇,改革发展,从而引领全省乃至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潮流,被社会誉为“白衣天使的摇篮”,毕业生走俏大都市,冲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专业设置 瞄准市场

专业设置体现着学校的优势所在,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学校在竞争中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益都卫校的护理、药学、助产等几个专业,代表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拳头专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两三个专业根本无法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变化的需求。为此,该校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和论证,积极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努力扩大联合办学。一方面,积极开发新专业,1993年率先在全省开办英语护理专业,1996年率先开办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在全省较早开办口腔工艺技术专业,2000年在全国首家开办康复技术专业,并牵头开发该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2005年开办军护大中专专业,2007年开发老年护理和社区护理专业。专业数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个发展到现在的近20个。另一方面努力提升办学层次,1989年以来,该校适应社会需求,改变单一的办学模式,多层次、多专业、多形式办学,积极与山东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招收夜大临床医学班、夜大高等护理班、口腔专业大专班等不同专业的成人学员,成人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又先后与北华大学、承德医学院,湖北理工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国内近十余所高校联办,招收临床医学、高等护理、药学、口腔医学普通大专班。联合办学,合作双赢,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2002年,益都卫校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三二连读”大专招生学校,开设 “三二连读”五年制大专班。这是该校在人才培养层次和办学形式上的新突破,学校培养出来的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受到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各大医院的青睐,毕业生供不应求。

招生就业 相互促进

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益都卫校严格按照国家计划招生,招生人数平均每年维持在几百人左右。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国家体制改革,职业教育走入了低谷,陷入了招生、就业两难的境地。该校却抓住了中专招生计划控制放宽的机遇,膨胀规模,扩大招生,在校生数量猛增。1999年招生人数为1300人,2000年1500人,2001年1890人,2002年2500人,……,招生人数连创历史新高。从2002年起,益都卫校不再办理卫生职业中专注册,全部开办普通中专和“三二”连读以及五年一贯制大专教育。

2004年益都卫校被教育部确定东西部联合办学单位,学校加大西部招生力度,在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西部地区设立了30多家联合办学点,截止2008年年底,西部地区生源在校生近9000人。2008年10月该校在西安设立了常驻办事机构。目前,该校全日制在校生达16979人,生源遍及20余个省、市、自治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卫生类中专学校。

随着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来的“统招统分”逐渐被“以市场为导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所代替。为保证毕业生最大限度就业,以就业拉动招生,1999年开始,益都卫校主动“出击”,北上南下,赴大城市开辟学生就业新路子。2001年,该校提出了“小城市培养,大都市就业”经营理念和“在益都卫校培养,到五湖四海创业”的就业工作方针。目前在北京、天津、深圳、上海以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部队和地方医院就业的学生达3000余人。实施“实习-就业”一体化,探索国外就业新路子,提出“在国内就业,安置一个学生,稳定一户家庭;到国外就业,送出一个护士,致富一户家庭。”,先后有100多人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新加坡、日本等十余个国家就业。

就业拉动了招生,招生促进了就业。益都卫校不但走出了招生、就业两难的境地,还实现了规模、层次与效益的“三丰收”。

人才培养 确保质量

建校以来,益都卫校始终坚持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为宗旨,大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经过30年的探索与实践,该校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学生管理路子。近年来,该校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成功”。落实班主任例会制度、联系家长制度、中层干部联系班级制度和班主任目标管理考评办法,建立起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加强对学生的一日常规和习惯养成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就业创业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教育,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该校重视教职工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教育, 通过教学督导、学生评教、质量考核,选拔产生了一批教学能手、各级名师和专业学科带头人,形成了一支敬业爱岗、默默奉献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聘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樊代明教授,原日本昭和大学校长栗原稔教授,台湾著名艺人凌峰先生等为代表的99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借脑”兴学。同时,为满足教学需求,该校建立了一支100多人的相对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2005年 9 月,该校聘用美籍教师史密斯先生来校授课,3年来先后从美国、菲律宾、英国聘用了5名外教,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

目前,益都卫校专任教师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10%,高级职称占35%,市级以上“名医”“名护”“名师”30多名。

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益都卫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近年来,该校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或改造实验室、模拟病房、示教室、语音室、多媒体机房等实验实训场所50多个,所有教室均建成多媒体教室,更换和新进一大批实验设施和电教设备,让学生告别了“看实验”的时代。其中,作为全省重点专业的护理专业实验、实训设施在全国同类学校中居于领先地位。

百年老校 杏林儒风

改革开放30来,益都卫校历届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学校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提出了“培育学校精神,建设名牌学校”。先后成立了教职工合唱团、青年教师联谊会、太极协会、舞蹈协会、书法摄影协会、象棋协会、钓鱼协会及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协会等几十个群众组织,努力建设独具特色的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全力打造和谐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2005年10月,举办120年校庆,出版《山东省益都卫生学校志》、《跨越百年时空》文集、《百年壮歌》画册,拍摄《光荣与梦想》专题片,之后相继出版校友风采录和教职工论文集,为学校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锦上添花。

基本建设 日新月异

基础设施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硬件支撑,是学校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建校初期,益都卫校总共几十间房,几亩地。到改革开放前夕,学校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不到5000平方米。80年代,为改善办学条件,全校师生手推肩扛,积极参加建校劳动,场面热火朝天。30年来,益都卫校基础设施建取得了辉煌成就,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学生公寓、运动场等相继投入使用,校园占地100多亩,建筑面积 8万多平米。为适应事业发展和提升办学层次的需要,该校正在规划建设占地1000多亩的新校区,首期工程600亩,即将破土动工。

回顾过去,感慨万千;展望未来,信心百倍。目前,益都卫校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提升层次,加快发展;改善条件,健康发展;加强管理,和谐发展;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力争近年内建成全国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和高职学院。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 来源:
文字 图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