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门山下的革命旗帜”东朱鹿村—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1-09-29 浏览次数:

高校青年学子是干部的重要来源,为加强对青年学子特别是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红色教育,落实“源头培养”重要举措及党性教育基地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的重要作用。9月28日,护理系党总支和医学技术系党支部联合,带领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前往高柳东朱鹿村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

通过东朱鹿村教育基地讲解员的详细讲解,师生共同参观了华东局解放军官训练团旧址,了解陈景三同志事迹,参观地窝子遗址及益寿临广四边县历史展览馆。

1948年5月潍县战役后,为了将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军官改造为新人,华东军区在东朱鹿等村举办国民党高级军官战俘营为华东解放军军官教导总团十四分团之一,国民党军官高级将领王耀武,陈金成等曾在此地接受过教育改造,陈毅粟裕大将曾在此为国民高级将领授课,1949年4月,渡江战役前战俘营离开益寿县。

陈景三,高柳镇东朱鹿村人,1937年12月参加革命,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陈景三领导的受益临广四边特务大队是配合我军主力部队作战和后备的主要力量,先后参加反蚕食、反扫荡等各类战役战斗,为益寿临广地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东珠路地区的共产党人未与敌人周旋斗争,在村庄地下修挖地窝子,用于开展革命活动,躲避日寇扫荡,保护干部群众益寿县委在东珠路村建立的战时重地兵工厂,就曾设于此惨绝人寰的腊八惨案也发生在此。

通过参观,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受震撼,更加直观的了解历史、感悟历史,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护理系党总支与医学技术系党支部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巩固活动成果,推进“双进”工作常态化开展,建立健全对青年学子特别是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开展红色教育、党性教育的长效机制。(护理系、医学技术系)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 来源:
文字 图片

友情链接